一個新的長期的績效誘因制度:業主權益附加價值
王蒂玲
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經貿組博士
葉兆輝
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通訊作者,chy@isu.edu.tw; +886-76577711
關鍵詞:經濟附加價值、業主權益附加價值、淨現值、淨終值
ABSTRACT本文有理論也有實証,理論的地方用數學証明,實証的地方用數字証明,本文研究一個新的長期的績效誘因制度,本文稱為業主權益附加價值(Overall Owner Value Added (今後簡稱為OVA))。本文將說明OVA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及能力作為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 (今後簡稱為EVA))的替代品。本文發現OVA與EVA之間有關係,且建立方程式。由方程式經濟意涵證明,雖然OVA與EVA之間有等式關係,但是解釋卻很不一樣。等式一樣但解釋卻很不一樣的發現使OVA成為EVA的替代品,OVA可作為解釋公司治理、企業價值評估、激勵獎勵和資本預算決策。
OVA是從業主權益(Ownership’s Equity)立場來衡量一個公司整體的管理系統,將重點放在創造股東財富。OVA可衡量一個公司的真實盈利能力和創造公司股東的價值,使創造公司管理者價值和創造股東價值二者合一,本文發現OVA與EVA不同之處如下:EVA以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NPV)為基礎,然而OVA以淨終值(Net Final Value;NFV)為基礎,而且OVA是EVA的淨終值(NFV)。對公司治理的建議:如果管理者獎勵的基礎上是OVA,那麼他們過去的績效表現沒有被刪除,有被計算在內,但如果管理者獎勵的基礎上是EVA,那麼他們過去的績效表現是被刪除的,沒有被計算在內 。
綠建築對建築業績效之影響
謝惠元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系所助理教授
蘇惠娟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關鍵字:綠建築、建築績效、社會責任、綠典範
ABSTRACT近年來全球對於環境保護之重視,臺灣政府為了響應全球趨勢,針對建築業建立一套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 Ecology, Energy saving, Waste reduction, Health)。而臺灣綠建築大多在公部門,故本研究探討綠建築對建築績效與行為之影響,以結構-行為-績效(S-C-P)理論之架構,針對臺灣20個縣市從2000至2012年間共260個觀察值,採用Pooled Cross-Sectional Time-Series之方式,從供給面、需求面、與綠建築對住宅建築使用執照面積進行迴歸分析(OLS)及二階段最小平方法(2SLS)進行分析。實證發現,從綠的廣度分析,綠建築對建築業的建築產業績效具有正面之外溢與示範效果。且建築結構有朝綠化之趨勢,鋼構造之設計在建築完工比例中相對增加,而且鋼構造建築對建築產業績效具有正面之影響,顯示建築朝更安全綠化之建築型態發展,因鋼構造和鋼材建築,是比RC構造更綠化建築。從綠建築的深度來看,各縣市綠建築程度並沒跟上腳步,而綠程度含有社會責任階梯之意涵,代表建築業之社會責任仍有努力之必要。就長期而言,綠建築已漸漸的成為建築業的典範行為,而應以綠等同(Green equivalent)角度來衡量綠建築,非以獲得指標才是綠建築。推動綠建築將可提高房屋價值,建議建商可推行綠建築來產生差異化,且可運用社會責任作為競爭的工具來提高競爭力。
公司治理對員工穩定度之影響
許文西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系所副教授
書柔涵
臺灣金控臺銀人壽高雄分公司壽險管理員
關鍵詞:董事會治理、高階經營團隊薪酬、外國機構投資人持股、員工穩定度
ABSTRACT公司治理是世界各國企業健全制度並永續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員工係企業長期發展最重要之資產。企業公司治理機制對於員工穩定度具有相當影響程度,然而國內研究仍相當缺乏此議題的探討。
因此,本研究以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與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庫為資料來源,蒐集台灣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研究期間選取以2009年至2012年,共計4年度。
運用敘述性統計分析、Pearson 相關係數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討董事會治理構面(獨立董事席次比率、董監事股權質押比率、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參與管理、董監事持股比率)、高階經營團隊薪酬構面(薪資、退職金、獎金及特支費、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員工認股權) 及外國機構投資人持股構面(外國法人持股比率)與員工穩定度之間的解釋程度及預測關聯,故採用多元迴歸來進行樣本變數間之分析及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獨立董事席次比率越高,員工穩定度愈低;董事長兼任總經理(CEO)參與管理越高,員工穩定度越低。
以五行生剋模型驗證股票選股策略-日經225指數成分股為例
張宮熊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系所 教授
陳柏熹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
關鍵字:五行生剋模型、中國命理、日經225指數
ABSTRACT本研究以中國命理五行學說為主要之基本概念,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種相生相剋關係建立本研究模型,搭配自古以來由天干地支規則建立之流年作為五行生剋模型之主要判斷依據規則,進行報酬走向之驗證。本研究對象以日經225指數成分股數為次級資料之蒐集與研究對象,研究期間自2000年至2012年共計13年。本研究以五行生剋模型從公司五行本命屬性進行研究。以公司五行本命屬性類別為主,驗證對應所處之不同流年下的報酬表現,是否符合五行生剋模型所預測之報酬走向。研究結果顯示,以公司五行本命屬性對不同流年之實證以本命屬『火』之公司報酬走向準確率最高,可達至98.18%。
以數字命理驗證股票選股策略-日經225指數成分股為例
張宮熊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所 教授
柯佳瑩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
關鍵字:數字命理、八卦派、梅花易數派、數字磁場派、新宿派、生命靈數、日經225指數
ABSTRACT本研究探討數字命理與選股實證,以2000年1月4日至2012年12月28日,共計13年之日經指數組成之225家上市公司為主要研究之對象,擷取月調整後收盤價作為研究標的之原始資料,以滾動視窗法及月末報酬、季末報酬、半年末報與年末報酬率,分別計算股價之月、季、半年及年報酬率,採用中國之八卦派、梅花易數派、數字磁場派、新宿派及西洋之生命靈數,共五種命理分類吉凶方法進行驗證,檢視吉凶分類在報酬率上是否有按照吉凶高低排列。研究結果發現,八卦派、梅花易數派、數字磁場派及新宿派多數沒有按照吉凶高低排列,唯生命靈數在股票市場上有按照吉凶高低排列,證實了以數字命理作為選股投資的依據確實有部分的可行性,期盼生命靈數可在股票市場中可以讓投資者作為進一步參考依據。
質性研究與個案導向式之比較研究方法
蔡展維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郭姿秀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陳信宇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生
劉俊延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生
關鍵詞:個案導向式之比較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策略故事
ABSTRACT個案導向式之比較研究方法在台灣並未廣為質性研究者所接受。探究其未能廣為應用之原因主要在於對個案故事性之詮釋與理論辯證之欠如。因此為了推廣此研究方法,本研究透過Dyer&Wilkins vs.Eisenhardt論爭之整理探討此研究方法之內容。本文並以三家企業集團之策略選擇,策略變化及策略故事為例,透過檢討企業集團如何運用策略,探討個案導向式之比較研究法如何進行資料收集與理論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