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mr-logo-new Beta

品牌收購前後之涉入程度、球迷認同與球迷忠誠度關係之研究 – 以中信兄弟為例

趙雨潔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

董又禎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黃子庭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林華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關鍵字:品牌收購、涉入程度、球隊認同、球迷忠誠度。

摘要
棒球是台灣最早職業化的運動。其中兄弟象一直以來都是中華職棒聯盟(CPBL)中十分受歡迎的球隊。2013年,兄弟象隊因經營問題,球團易主,由中國信託銀行贊助的華翼育樂公司接手,2014年正式更名為中信兄弟。雖然球隊吉祥物及識別顏色仍然延用,但名稱及經營風格的改變也遭到不少球迷抨擊。因此,本研究欲以兄弟象為例,探討球隊品牌收購前後之球迷涉入程度、球隊認同與球迷忠誠度之關係,並比較球隊品牌收購前後,涉入程度、球隊認同、球迷忠誠度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以全台的兄弟象(或稱中信兄弟)球迷為研究對象,採用網路問卷針對併購前後之涉入程度、球隊認同、球迷忠誠度進行調查,有效問卷分別為215(併購前)及245(併購後)份。利用SPSS進行信度分析、相關分析、T檢定等方法驗證假設。研究發現:(1) 球迷涉入程度與球隊認同呈現正相關;(2) 涉入程度與球迷忠誠度呈現正相關;(3) 球隊認同與球迷忠誠度呈現正相關;(4) 球隊品牌收購前後,涉入程度、球隊認同及球迷忠誠度具有顯著差異,收購後三者均下降。

以實質房價及空屋探討資訊透明化對建築產業之影響

謝惠元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系所助理教授

林欣郿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關鍵字:實質房屋價格、空屋、建築產業行為、資訊透明化、助漲與助跌。

摘要
臺灣地區之空屋數由1980年之48萬戶,逐年增加到2010年之155萬戶,顯示空屋並沒有減少,而逐年增加,代表供需失衡之關係。惟根據本研究所整理之全臺地區實質平均房價從1999年的9.66萬/坪上漲到2013年的16.56萬/坪。房屋價格逐年上漲,而空屋也逐年增加,顯示市場機制未見得充分效率化。本研究以供需模型,本研究以產業結構理論模型,結構(S)影響行為(C),行為影響績效(P)與效果(E)之模型,以動態研究模型,分別以使用執照面積、建造執照面積、空屋數、實質房屋價格為依變數,探討供需因素與事件對於建築產業之影響。本研究針對臺灣20縣市由2000年至2013年共計280個觀察值,採Pooled Cross-Sectional Time-Series 之方式進行二階段最小平方法迴歸分析進行各變數間相互因果關聯之實證分析。實證發現於動態市場模型下,(一)事件因素方面,奢侈稅對於使用執照為負向且顯著,說明此法令確實會影響至建商績效,而實價登錄制度對實質房價呈現正向且顯著,代表在多頭市場下,資訊透明化,反而會「助漲」;(二)實質房價對空屋呈現負向顯著之影響,這代表著供給面之力量大於需求面之力量。(三)空屋數對於建築執照面積呈現正影響,其原因可能為投資、投機者有購屋之需求,進而使建商增加產量。 (四)、建築執照對使用執照對使用執照呈正向影響,使用執照對空屋亦呈現正向之影響,空屋與實質房屋價格對建築執照皆為正向影響且顯著,這驗證了建築行為會影響建築績效,建築績效會影響效果,而效果會再度影響至建築行為,驗證了產業結構理論之模型。本研究建議市場上存在著結構性空屋,係指老舊性房屋,此類型房屋並不符合現今民眾需求,對於房屋之供給並無功用,若能將此類房屋拆除或改建以符合社會要求,可使空屋過剩之問題改善。同時,政府政策或法規之推行,應考慮外在環境因素同之影響,以免助漲與助跌之情形。

基層公務員職業生涯定位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基層公務員為例

李濤

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李舒

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關鍵字:基層公務員;職業生涯定位;工作滿意度。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基層公務員職業生涯定位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關係。有效瞭解和認識基層公務員的職業生涯定位及其對工作的滿意程度,能夠為提升行政工作的穩定性,對於發展高素質、高效率的基層公務員隊伍提供建設性的幫助。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廣西壯族自治區X縣182名基層公務員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發現不同個體背景的基層公務員其職業生涯定位和工作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同時基層公務員所重視的職業生涯定位不同時,其工作滿意度也不同。最後結合調查結果針對基層公務員的培養和管理提出一定的建議。

以五行生剋模型驗證股票選股策略-以新加坡股票市場為例

張宮熊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彭偉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所碩士

王文興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所學士

林欣靜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所學士

徐碩成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所學士

蔡少華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所學士

施志成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所學士

王澤偉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管所學士

關鍵字:中國命理、選股、新加坡股票市場、五行生剋模型。

摘要
本研究是以中國命理五行學說為主要架構,以五行之「金、木、水、火、土」五種相生相剋的關係,搭配從古至今由天干地支規則所建立之五行流年作為五行生剋模型之主要依據而進行報酬走向之驗證。本研究對象以新加坡股票市場作為次級資料之蒐集與研究對象,研究期間為2000至2013年,共計14年間。本研究從兩種角度判斷,分別為從五行本命對所處不同流年的情況下適合在哪些年進行投資股票與從不同的流年五行適合投資何種本命五行股票,其運用五行生剋模型進行驗證。研究結果顯示,以個別公司五行類別與整體報酬走向的準確率來看,先以個別公司報酬走向的準確率達五行本命50%(含)以上,來分析所代表之比例;由以上的比例界定,公司本命為「土」的報酬走向準確度最高,高達59.91%;而從不同的流年五行適合投資何種本命五行之產業以高低報酬群組作排序分析,有8年呈現高報酬群組之平均報酬高於低報酬群組之平均報酬,準確度達57%。由於在國際間多數學者研究實證股價屬領先指標可預測未來經濟表現,股價指數報酬率領先景氣同時指標變化一個月到一季最能說明兩者變化趨勢,照此規律加入提早三個月之報酬率與原先報酬率相互比較驗證。提前一季個別公司五行類別報酬走向由本命屬「木」的公司報酬走向準確度最高,可達63.83%;有11年呈現高報酬群組之平均報酬高於低報酬群組之平均報酬,準確度達78%。

以五行生剋模型驗證股票選股策略-S&P500指數成分股為例

張宮熊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所 教授

彭偉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

關鍵字:五行生剋模型、中國命理、S&P500指數成分股。

摘要
本研究以中國命理五行學說為主要概念,以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種相生相剋的關係,搭配從古至今由天干地支規則所建立之流年五行建立五行生剋模型(Five-Phases Allelopathy Model,FPAM)判斷報酬走向之驗證。本研究對象以S&P 500 Index成分股作為次級資料之蒐集與研究對象,研究期間為2000至2013年,共計14年間。本研究從兩種角度視野進行五行生剋模型在S&P 500 Index成分股的運用,分別為從產業五行本命對所處不同流年的情況下適合在哪些年進行投資與從不同的流年五行適合投資哪種何種本命五行之產業,其運用五行生剋模型進行驗證。根據Chang, et al.,(2013)以灰色矩陣自我迴歸模式在經濟指標與股價指數互動結構之研究—以美國為例之實證結果,指出S&P 500 Index對經濟指標有領先關係,而在國際間多數學者實證研究支持領先指標假說,本研究按照此推論加入領先三個月與領先六個月之報酬率比較驗證。研究結果顯示,以產業本命五行對不同流年之實證,整體預期報酬走向準確度達50%(含 ,以上的公司,以本命屬『木』之公司報酬走向準確率最高,可達90%以上,而從不同的流年五行來驗證分析公司五行屬性報酬高低順序,2000 年至2013 間各年度未有完全符合五行生剋模型所假設之報酬高低順序排列,但共計有8年部分符合五行相生相剋假說之報酬高低順序排列。